利益共享让“小细胞”抱成团
□
本报张凤环
刘洪祥
张俊琴
武强县走出了一条在全国开先河的“链式扶贫”路径,引来众多目光的关注。日前,副省长张和专门作了批示:“武强县的扶贫工作有创新,能立足本县实际,整合各类资金,脚踏实地的办实事,见到了实效。其中有许多新鲜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3月上旬,去武强采访之前,联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丙戌,找寻现代农业的采访线索,对方答:“先看看扶贫工作吧,我们县是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
到了武强,发现一个现象,大小官员都在学习同一篇文章:不久前《人民》的一篇言论《“一无所有”的优势》。
在武强采访,两个词使用频率很高:一无所有、扶贫。
武强地处黑龙港流域,无任何矿产资源,历史上十年九涝,现在是十年九旱。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时共有贫困村128个,贫困户25631户,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10.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50%以上。去年,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改革试点县,也是我省唯一一个。
扶贫产业“链式”推进
小细胞如何联接成大产业,小项目如何走向大市场,是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
武强县扶贫办主任范步忠早就意识到,只有让农户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才能实现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农民增收的稳定性。为此,他们通过创办、嫁接、整合扶贫龙头项目,组织建立扶贫合作经济组织,为两个周转和细胞工程的实施搭建了运作平台,也为扶贫资金的周转提供了载体。在周转方式上不强求划一,鼓励各村大胆探索。在周转内容上,突出各村特色,宜牛则牛,宜鸭则鸭,宜菜则菜。目前,全县的产业扶贫形成了“猪、鸡、鸭、蔬菜、奶牛”五大产业链条。
这里,我们以奶牛产业为例,解析武强县的“链式”扶贫模式:在奶牛产业发展中,这县走出了一条典型的龙头企业+协会+农户(7个扶贫奶牛基地+扶贫奶牛协会+16个扶贫村的1286个贫困户)的产业化之路。
一个产业能够稳步发展,关键是要保护农户的效益,真正让农户挣到钱。为了实现奶农效益最大化,他们在扶贫龙头企业中提出了“九比一”理论,就是说每做一个项目能挣到10块钱,龙头企业只能挣1块,而要让农民挣到9块。在基地内部,凡是贫困户想养奶牛的,统一帮助解决购牛资金2000元,并且免费进驻奶牛基地饲养,基地不仅提供水、电、食宿等多方面的方便,而且每头奶牛每天只收1.5元的饲草费。同时,奶牛场还负责饲养技术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服务,确保养牛户在放心饲养中得到实惠,销售上与大的乳业公司订立长期包销牛奶合同。靠卖奶,每头牛年纯收入4000元左右,如繁殖小母牛,每头还可增收2000元。
采访时,在位于孙庄乡庄伙头村的第二扶贫奶牛基地,见到了养牛户王干巴,他从2006年年底开始养奶牛,一开始只养了3头,不到一年的时间,3头奶牛就下了3头小牛,还赚了2万多元钱。尝到甜头的王干巴紧接着又购买了两头奶牛,放到基地统一饲养。他说:“在基地养牛,饲料统一提供,还有专人负责防疫,产出的牛奶也不愁销路,还能卖上好价钱。”通过基地统一售奶,也保证了扶贫周转金的顺利归还。
就这样,武强县以少量的扶贫资金,吸引了5000万的社会资金,建设了7个扶贫奶牛基地,正在谋划建设的还有4个,到目前全县奶牛存栏达到了2000头,日产鲜奶14吨,产品全部被伊利公司收购,年创效益2500万元,拉动全县16个扶贫村的1286个贫困户参与了这一产业的打造。
范步忠告诉:“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三到五年时间内,我县奶牛存栏可望达到2万头,日产鲜奶达到200吨,奶牛产业链会越拉越长。”
扶贫资金链中运行
十几年前就担任县扶贫办主任的范步忠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只把钱交到农户手中,钱花光了,人照样生活在贫困之中。走出救济式扶贫,需要一个好的机制。”于是,他尝试着建立一种新机制,把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民、扶贫资金有机结合起来,使龙头企业成为项目实施和资金周转的有效载体,促进扶贫的市场化。
3月5日,在孙庄乡铁匠庄村村南的养鸭规划区内,农民刘银锁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红皮借款证给我们看:这是他使用互助资金的凭证,上面写着用款数额7500元。虽然这笔互助资金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期限也仅有一年,还要交0.6%的管理费,但刘银锁并不担心:“关键是靠它能挣上钱。”想当初,用上互助金仅2个多月时间,刘银锁就为康馨公司饲养了2拨共1000只鸭子,收入劳务费1500元。
这是他以前种地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刘银锁所说的互助资金,是去年国务院扶贫办和财*部共同决定在8个省、16个县试行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武强与武邑、围场成为我省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县,每个试点县选择5个试点村,中央财*扶贫资金和省本级安排的财*扶贫资金为每个村安排15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基本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户发展生产性项目,缓解贫困农民生产资金短缺。互助资金采用村内互助、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形式,并由村民民主管理,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共同监督。
然而,对于范步忠来说,最关心的是一个“收”字。“互助资金没有现成路子可循,怎样能把钱安全收回来至为重要,不能用着用着就没了,”范步忠以此为目标实施倒推法,设计出“龙头带动、项目依托、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运作模式。
2006年12月30日,刘银锁第一个获得了借款,但他没有见到钱,而是得到康馨公司提供的500只鸭苗和免费饲料。7500元借款作为养殖押金直接由村民选出的互助资金发展协会划到当地的养鸭龙头企业馨康扶贫鸭业公司的账户上。
不经过农户直接把借款转账到龙头企业,就是为了确保回收。“保证了用途就保证了还款。”范步忠这样解释,无论是种菜还是养鸭、养奶牛,借款和管理费都是分摊到月,从菜款、养鸭款和奶款中扣回,体现了“体内循环、封闭运行”。
龙头企业带动的过程中,扶贫资金如何发挥作用呢?范步忠介绍,一只鸭子15元的成本,农户只需自筹2.5元,剩下的为10元贷款,2.5元扶贫资金。鸭子出栏后,2.5元的扶贫资金由企业扣除,提供给下一个养鸭户。这样一来,农户养鸭的原材料供应、技术服务和销售都有了保障,有限的扶贫资金也能顺利流转起来。
联结出来的效益
“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将以前单打独斗的一家一户联接到了一起,让我们有了一条稳定增收路。”这是当地农民共同的认识。
他们按照“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产业扶贫开发协会,下设果、菜、鸡、鸭、猪、牛、羊等若干个专业协会。每个专业协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各业之间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了生态产业链条。目前,这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16家,全县贫困村已有4800个贫困农户成为各协会会员。
值得一提的是,武强各扶贫协会的会长都是由扶贫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这些协会都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对农户产前提供品种,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保护价收购产品,有效发挥了产品收购、销售的“畜水池”作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完善,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农户与服务组织实现了利益联结,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而且,正是这些龙头企业和扶贫服务组织,使扶贫开发有了一个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如今,全县已有29250人脱贫,贫困人口下降到5.32万人,第一批50个扶贫村基本实现整体脱贫,第二批42个扶贫村的整村推进也初见成效。
我们在武强采访时,范步忠正为一件事儿高兴:香河正大集团非常看好这县的肉鸭养殖发展前景,正考察酝酿在这里投资建设肉鸭加工养殖基地项目,如项目落实,这县的“扶贫开发细胞工程”将向“集团*”方向更进一步。范步忠说,下一步,武强将把扶贫的种养、加工等企业整合在一个合作组织之下,实现扶贫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