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拾荒18年养大俩孙 凌晨捡废品险被车撞
林阿婆和她满屋的“财宝”
澄迈福山镇侯臣村93岁的林金凤老人现在捡破烂已是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寄托,常常为村里公共设施拔杂草贡献余热。
澄迈福山镇侯臣村一间10多平米的空屋里,堆满编织袋,袋子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空瓶子、纸片等废品,这些是林金凤老人捡来的废品,也是老人心头的宝。在儿子去世后,靠着捡废品,老人养大2个孙子。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3时许,老人就起床走到街头、公路上捡废品,一把拐杖和一个编织袋,一捡就是18年。13日上午,南国都市报走进老人的家,听老人和村民讲述她的故事。
儿早逝老人拾荒养俩孙子
林金凤老人今年93岁高龄,她原是海口府城人,后来嫁到澄迈福山镇侯臣村。25年前,老人的丈夫病逝,18年前,唯一的儿子病逝,留下2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孙子小龙7岁,小孙子才2岁。
一家四口人,2个女人和2个小孩,要撑起一个家谈何容易。为了挣钱送孩子上学,媳妇蔡赛芳出外打工,留下2个孩子跟奶奶生活。“看着小孙子我就想,再难也要把2个孙子养大。”林阿婆说,她年纪大了,75岁的她唯一能做的只有捡废品。
林阿婆的家就在高速路出口旁边,许多车辆下高速路后,就在附近小卖部休息,扔的空瓶子也多。林阿婆每天背着编织袋出门捡废品,有时一天能捡20多个空瓶子,夏天时每天出去2趟,冬天太冷只在凌晨出门,每月能卖三四百元。
凌晨捡废品险被车撞
林阿婆的眼睛不是很好,晚上看不清路,她颤颤巍巍地走在马路边寻找废品,看不到就用拐杖往前探路寻物,敲到瓶子就扔进身后的袋子里。有一次她低头捡废品差点被轿车撞到,幸亏司机及时刹车,阿婆说她当时只听到一声刺耳的汽笛声,吓得两腿发软再也走不动了。
村民蔡笃义的家就在老人必经的路上,每天天没亮,蔡笃义就看到林阿婆柱着拐杖出门捡破烂了。“起晚了瓶子就被别人捡走了。”怀着这点小心思,林阿婆每天凌晨3时许起床,给孙子做好早饭后就出门,而大孙子小龙自小乖巧懂事,奶奶离家捡破烂,他就照顾弟弟,直到中午奶奶回家。
蔡笃义说,老人从来不开口求人,邻居们总是主动帮些忙,不管天气如何老人每天都会出去拾荒卖钱。村民看老人和孙子可怜,家里有啥废品都不卖,专门给老人留着,为方便老人拿,还拿大袋子装好交给老人。小龙说,那时家里困难,他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常吃酱油拌饭,过年过节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他们。
老人慷慨拿出3千元给孙子创业
“如果没有婆婆,我一个女人无法抚养大两个儿子。”蔡赛芳感动地说,婆婆很节俭,一套衣服穿了很多年,过夜食物舍不得扔也要吃完,可给孙子吃的都是新鲜食物。就算感冒了,老人心疼药钱,也不告诉她,就自己扛着,婆婆总说“熬熬就好了”。
小龙长大后,前年创业开店缺少资金,林阿婆一下子拿出3千元塞给孙子。知道这是奶奶的辛苦钱,小龙不肯要,但林阿婆对孙子说:“这些钱奶奶又带不走,有你们养奶奶,奶奶不需要存钱了。”
只有想起早逝的儿子,这位笑对生活的坚强老人才会老泪纵横。小龙说,每到春节,奶奶拿着碗边敲边念叨父亲的名字边痛哭,儿时的他还感到害怕,现在不会了,也理解奶奶了。
老人心怀感激称常遇好心人相助
老人年纪这么大还在路边捡破烂,常引来路人相助。“老人家,怎么这么大年纪还捡破烂呀。”林阿婆说,有一次她低头捡瓶子时,一对夫妻突然开着轿车拦住她,塞给她100元就离开了。还有一个在路边做测绘的小伙子给了她50元。
如今,2个孙子都工作了,大孙子当理发师,小孙子做涂料工,2个孙子都劝奶奶不要再捡破烂了,林阿婆总是嘴里答应着,隔日清晨又出现在街头,这让家人常为老人的安全担心。
老人为村里义务拔草贡献余热
“林阿婆是村里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大家都叫她‘海口妈’。”听说采访,村民蔡汝坤说,村民都敬佩林阿婆,在大家眼里,老人是一位善良、善解人意的人,从不和人斤斤计较。村里也很照顾阿婆,*府发放被子等东西时总会首先送到阿婆家。
更难得的是,林阿婆很热心村里的事情。看到村里祠堂、戏台等地方杂草丛生,老人每天一有空就去义务拔草,让这些公共场所变得很洁净,为建设文明村贡献余热。林阿婆也很慷慨,村里修祠堂时需要老人家让出土地,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砍掉自家种了多年的菠萝蜜树也不要一分赔偿。
“有*府照顾,我现在生活好多了。”林阿婆高兴地说,她每月能领200元补贴,孙子常给她买营养品和给她零花钱,她现在捡破烂是一种精神寄托,也习惯了。“我要继续捡破烂,一直捡到走不动的那天。”望着一屋子“财宝”,林阿婆满是憧憬地说。(王燕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