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豫西深山里的多彩生活 走进汝阳县付店镇马庙新型农村社区_河南
群山环抱,河水蜿蜒。祖祖辈辈散居豫西深山的村民,尝尽无奈和艰辛。如今,村民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搬出大山,移居依山傍河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过上了丰富多彩的城里人生活。
7月2日,走进汝阳县付店镇马庙村,感受新型农村社区给大山深处带来的巨变。
从散居户到“城里人”
水泥路旁,新栽的行道树初长成荫。临街门面,美容美发、小百货应有尽有。马庙小学书声琅琅,幼儿园、卫生所比邻而立。
入暮时分,社区文化广场上,打篮球的小伙子,跳舞的姑娘媳妇,唱戏的老头老太,玩耍的孩子,其乐融融。
若不亲自来,很难想象如此城市化的生活场景,能在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上演”。这里就是马庙新型农村社区,一个豫西深山迁建出的新社区。
“这好光景,从前可不敢想。”刚搬进单元楼的陈建朝笑称自己是“后进户”。毕竟故土难离,他起初并不愿意搬,如今连说“后悔搬得晚”。
首批搬迁的刘贵兴很热情,参观完他的新“别墅”,又带去看他在板才沟住了几辈人的老家。下了公路,过条河,翻几道坡,沿着两米多宽的土路,汽车开足马力走了20多分钟,才颠簸到这座半山腰上的旧宅。
“过去路更不好,出山就凭两条腿。”刘贵兴说,深居大山的乡亲们出门看病、购物来回得一天。顾及老人无法照料,年轻人不敢离家,就靠贩卖山货过日子;到最近的小学需要翻山过河,担心人身安全,孩子们八九岁后才能去上学。
马庙村*支部书记张建介绍,在*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下,社区已安置深山散居户240多户。到2015年,以马庙村为中心,马庙、东沟和拔菜3个村1898户6073人将全部完成搬迁,还能享受到居民医保和城镇低保,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深山里的“三化”协调
“从大山里搬到社区只是第一步,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张建说。
首先是粮食问题。山区耕地更珍贵,马庙村户均耕地半亩。为建设马庙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对搬迁后的老宅基地、空闲地进行统一规划、整理、改造和复耕,新“造”耕地500亩,农业实现了机械化。
距离社区不到两公里,在马庙河滩新“造”的100多亩耕地上,新种的玉米已长出半米多高。“多种些粮食,不愁吃,还好发展养殖。”村民雷老虎搬出大山后,养了60多头猪,一年能挣五六万元。
为了让农民能致富,村里成立了绿色种养合作社,引导搬入社区的农民依托山区优势,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和绿色养殖业,种养户户均增收超过两万元。
住进社区,老小有了安置,信息也畅通,不少年轻人成了“上班族”。
“这里是付店镇的矿业中心、交通枢纽,几家大的工矿企业离社区不远,吸纳了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张建说,马庙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年围绕工矿业发展拉长产业链,各类企业近20家,直接从业人员700多人,马庙村人均年收入也由过去的1000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多元。
“俺两口都在矿里工作,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村民刘三兴笑着说,等社区完全建好了,优美的风景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居住和休闲,“到时搞个农家乐,俺自己也做老板。”
从企业带动到*府主导
“没有俺们张书记,就没有马庙的今天。”采访中,这是听到最多的话。
汝阳是国家级贫困县,马庙又是全县的贫困村。如何让祖祖辈辈散居大山的父老乡亲搬出穷山沟,享受新生活,是张建年轻时就怀揣的梦想。
摸爬滚打半辈子,张建依托自己的5座矿山、2个选矿厂、1个复合肥厂,带富了一批村民。2002年当上马庙村*支部书记后,他把精力都用在了为实现他年轻时的梦想上。
“从修路、整地,到建河堤、盖房子,社区先期发展投入的2000多万元,绝大部分是靠张建的厂矿投资带动的。”付店镇镇长王国杰说,目前,马庙新型农村社区已列入全县规划的“大盘子”,也成为镇里重点支持的3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张建也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当选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按照规划,下一步,马庙新型农村社区将通过招商引资、*府补助、市场运作等手段,提高社区建设标准,让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生活洁化、垃圾减化、社区亮化。同时,建成以金堆城钼业公司为主的工矿产业区,以经济林、核桃等为主的林果业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和三产服务业,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完全建成后,可安排就业3700多人,人均年收入将由目前的5000多元增至1.2万元。”王国杰说。
本报 杜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