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疗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标本的保存方法有哪些上 [复制链接]

1#


  最近有许多同学在网上咨询标本的保存1方法有哪些今天洪宇医教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标本干保存法


  干燥的标本通过防腐、固定、脱水、干燥等制作过程,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變性凝固,而且可将肢体或者器官的结构保持下来,而且无挥发性有害气体释放。


  (一)风干法


  此法常用于胃、肠、肺、膀胱等空腔性器官的标本制作。将死亡2小时内、完好的器官用自来水清洗肠腔,去除内物,然后置入3%C6H5OH浸泡3小时。胃与肠标本可将其一端扎紧,另外一端插入玻璃管,然后结扎,由玻璃管向胃肠内充入空气;肺脏的标本应将肺脏内部集聚的液体挤出,把玻璃管插入气管,充入空气。当器官处于充盈状态时,拔出玻璃管,再将该端口扎牢,标本可以日光晒干、风干、热风机吹干,或置于65℃左右的温箱内24小时烘干。待完全干燥后,剪掉结扎端,修理后保存。

骨骼标本


  (二)冷冻干燥


  此法常用于四肢、躯干标本的制作。将常规制作好的标本置入冷冻间,温度调至-15℃上下。标本置入冷冻箱后,要马上按照本身形态对其进行整理,保持自然形态。一般情况下经6个月就会自然风干。如果想加快标本的冻干速度,标本在冷冻间内冷冻期间,可定时把标本由冷冻间移送室外蒸发掉标本表面的冰,经过多次反复交替地进行,可以达到加速冻干的目的。如果环境的温度较高时,放置的时间不要过长,观察到出现滴水现象应该马上移送冷冻间。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选用真空冻干技术进行制作,使标本预冷至零下30℃左右,在真空条件下,提供低温热源,使冷冻标本中的水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水蒸气,从而得到脱水干燥的目的。经冻干技术处理的标本,体积无缩小、内部疏松多孔、色泽无改变。

标本保存方法


  二、标本湿保存法


  湿保存法主要是使用能够杀菌的保存液浸泡标本,让标本与空气隔绝,从而达到长时间防止腐败的目的。这种方法是陈列标本最常见、最方便的保存方法。长久以来陈列标本保存液一直使用4%的HCHO溶液,但是陈列容器的密闭性难以保证,保存液中的HCHO不可避免地挥发出来造成空气污染。近年来,伴随着防腐理论、技术的进步,一批安全无毒,甚至食品级的防腐产品不断涌现,为陈列标本的保存液配制提供了借鉴,如C2H6O、C6H7O2K、C10H14N2Na2O8、壳聚糖等,通过合理分配,制成安全无毒的保存液进行使用。

陈列标本


  C2H6O作为消毒防腐剂使用历史悠久,具有细胞脱水、杀菌、防止腐败的用途。C6H7O2K是C6H8O2的钾盐(2,4-己二烯钾),稍有臭味,易溶于水,C6H7O2K是FAO和WHO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与人体的皮肤、黏膜接触基本无任何危害[2]。C10H14N2Na2O8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或粉末状物质,无臭、无味。能溶于水,难溶于C2H6O。它属于一种比较重要的螯合剂,可以螯合溶液内金属离子,阻止金属引发的变浑浊、变颜色、变质,从而提高标本的抗氧化性。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而且无毒无害,特别适用于略偏酸性的人体解剖学标本。


  今天有关标本的保存方法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再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