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疗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3地接连出现重症肺炎,不是新冠,有传 [复制链接]

1#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当下每个国人最关心的新闻。

月9日,国内本土新增病例88例(吉林46例,河北9例,黑龙江6例,北京7例);

此外,还新增了无症状感染者58例(境外输入5例);

每天新增的数据还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疫情形势依然非常紧张,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在努力防范新冠肺炎的病*攻击时,更令人担心的一幕发生了。

竟还有一种具备传染性的肺炎,悄然在国内多个城市兴起。

最近,医院接诊了两位“特殊”的患者。

医生发现,这两名患者均出现发高烧等明显的症状。

而且经过各种常规治疗后,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其中一名患者任先生告诉记者:“医院的时候,就感觉头有点晕,但后来就开始发高烧,高烧后我就不省人事了。”

然而,另一名患者冯女士的情况则更加危险,已经被转入ICU监护治疗。

如今是特殊时期,每出现一个高烧不退的患者,都会让智叔怀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而当地医生的诊断,更让人怀疑这难道就是新增的两例新冠患者?

据医师李超锋介绍:

医院时,高热伴有畏寒头痛、呼吸困难,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最主要是血氧饱和度低,血氧指数一度低于00,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她随时有生命危险,甚至死亡。

这些症状细看下来,的确都和新冠肺炎的症状很像。

然而经过肺部CT诊断,医生却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医生说:“通过肺部CT,目前明确是重症肺炎,但病原体不是太明确。”

而通过和患者沟通之后,医生发现了一项重要线索。

原来冯女士发病前,曾经在市场购买过活禽。

而任先生工作场所的旁边,也有一个三鸟市场(出售鸡鸭鹅等家禽的地方)。

这难道是巧合吗?

抱着这样的疑惑,医生把检测样本送去做基因测序,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鹦鹉热病原体呈现阳性!

这两名患者最终确诊为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名鸟疫、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在自然情况下各种禽类如火鸡、鸡、鸽、鸭、鹅和野禽等都能感染该病和互相传染。

这名患者任先生的工作地点旁边就是一个三鸟市场。

平日里经常有人卖小鸟杀小鸟,风一吹,就会吹来那些小鸟的羽毛、排泄物进工厂。

这就形成了鹦鹉热衣原体“从物传人”的一条传染渠道。

当人感染后,具体会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

这种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没有明显季节性。

医生介绍:患者在确诊鹦鹉热后,需要进行隔离观察和抗感染对症治疗,就算治愈后,也有一定的几率复发,平时必须要注意防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鹦鹉热目前还没有出现人传人的案例。

而且由于这种病太罕见了,一般的常规检查都很难检测出来。

如果不是做基因测序,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一般的肺炎来处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恢复窗口期。

然而,鹦鹉热虽然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传染病,但仔细查看新闻,我国却有多个城市都出现过相关病例。

年0月,杭州!

50多岁的孙先生是杭州郊区的养鸭专业户。

前不久,他突发高热不退,并伴有严重呼吸困难。

医院给他做了胸部CT,结果提示:两侧肺炎。

于是,便急转医院就诊。

转医院急诊室时,患者已出现明显缺氧、呼吸困难的状态。

而且B超显示上腹部还出现脾脏肿大。

这不是一种普通的肺炎,到底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在结合患者的工作环境、接触史之后,医生最终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年2月2日,湖南湘潭。

一名50多岁的男子和一名年龄相近医院就诊,两人症状相似,都是突发高热不退,并伴有严重呼吸困难。

当时,胸片提示疑似肺炎。

医生立刻询问患者的过往接触史,发现他们都是湘潭市某农贸市场经营户,从事活禽宰杀。

从事这种工作的,基本都是禽流感的高危感染人群。

因此,医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禽流感,于是,便给他们做鼻咽拭子检测。

但结果都没有检出相关的流感病*。

最后,两名患者又被转到了当地的公共卫生防疫中心。

公卫中心主任采取了一些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了宏基因测序(mNGS)检测,这才终于确诊“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除此之外,湖南岳阳、江苏宿迁等地也都曾出现过鹦鹉热传染病。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影响患者肺部,但也可累及肝、脾、脑膜和中枢神经。

而且一旦患上,很容易转为重症,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虽然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目前致死率并不高。

但这种病对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依然值得警惕。

那么,到底要怎么预防“鹦鹉热”呢?

其实从以上几个病例就可以看出,这种病大多都是从鸟、家禽传染到人。

单从这方面来看,和禽流感比较相似。

而且,目前并没有发现“鹦鹉热”有明显的人传人案例。

因此,我们只要在接触这些鸟类动物时,提高自我防护就可以了。

然而,这也衍生出部分爱鸟人士的另一种担心:我在家里养鸟,在广场喂鸽子,难道也会感染鹦鹉热吗?

对此,有医生做出了相应的解答:

这种可能性很低。

因为感染与否,不仅跟人的免疫力有关,还跟接触的病原菌数量有关。

只有当疫鸟带菌量非常大,或者人和疫鸟进行频繁接触时,才会比较容易感染。

所以频繁密切接触鸡、鸭等大规模饲养禽类的人群,属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高危人群。

医生还提醒:

.在家禽和鸟类运输中,应在饲料中混加四环素,以预防控制鹦鹉热流行;

2.养鸟爱好者要注意保持养鸟环境的卫生,每日清洗鸟笼,在清洁粪便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以免致病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被吸入人体而感染;

此外,鸟笼应悬挂于室外通风处,每次赏玩的时间以5~30分钟为宜;。

3.购买活禽时要保持距离,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

4.若禽类出现鹦鹉热症状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处理病禽。若人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隔离;

5.市民进入活禽市场注意卫生,必须带上口罩,以防感染鹦鹉热;

新冠肺炎还未完全控制,如今又有一种“鹦鹉热”肺炎进入大家的视野。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民内心的恐慌。

不过好在,这两种肺炎都有一个共同点:

带好口罩,可以有效预防!

然而,智叔却发现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很多人都开始不重视戴口罩这个环节。

有的人直接把口罩拉到了下巴处。

这样的戴口罩方式,等于把自己完全暴露在了外部环境下,根本起不到防范病*的作用。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主任熊丽林表示:

将口罩移到下巴处,这样做看似方便,但传染风险会增加。

我们的口罩拉到我们颈部的时候,会污染到口罩内壁。

甚至我们进食的时候会习惯这样拉至下巴处,可能会污染到食物、手,等等。

口罩用错,等于没戴!

不管是防范新冠肺炎,还是避免“鹦鹉热”,我们都需要注意正确的戴口罩方式!

最后,点个在看吧,希望大家认真对待防疫措施,让更多人避开这5个最容易犯的错误!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来源:智读大叔(ID:zddashu23);智叔,8岁女儿老父亲一枚,喜欢以不一样的视角聊社会新闻、情感婚姻、家庭教育。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编辑:青华学长

请分享、点赞、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