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疗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钉钉云课堂关于新冠病毒肺炎方案培训考试参 [复制链接]

1#

以下有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自行用Ctrl+F查找

单选题

1.高风险区有什么防控措施?(A)

A.足不出户、上门服务B.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C.分时有序、分区限流 D.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2.高风险区人员在实施封控后前 天连续开展 次检测。(B)

A.3,2
  B.3,3
   C.2,2D.5,5

3.高风险区人员解除管控前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C)

A.12  B.18
   C.24D.36

4.高风险区内人员如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C)

A.2  B.4
   C.8D.12

5.高风险区内人员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B)

A.1  B.2
   C.3D.4

6.“个人防护,避免聚集”是哪个风险区的防控措施?(C)

A.高风险区B.中风险区C.低风险区 D.无风险区

7.高风险区连续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1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可降为中风险区。(B)

A.10 10B.7 7C.88D.12 12

8.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D)

A.14  B.10
   C.12D.7

9.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天内应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C)

A.5  B.4   C.3D.2

10.密切接触者采取“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D)

A.7,7B.7,5C.5,3D.7,3

11.一级备勤流调人员由设区市、县(市、区)级疾控机构骨干力量组成,随时备战,以设区市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人。(A)

A.50B.60C.80D.

12.二级备勤流调人员主要由设区市、县(市、区)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组成,根据疫情需要24小时内增援,以设区市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人。(C)

A.80B.C.D.

13.三级备勤流调人员为后续储备力量,用于应对大规模本土疫情,主要由省、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构成,以省级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人。(D)

A.B.C.D.0

14.一般情况下,与病例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排座位的全部旅客、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人员及其他与病例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C)

A.一B.二C.三D.四

15.各地要制定转运车辆储备调度方案,每个县(市、区)原则上确定辆大巴车,每辆车配备2-3名司机,并做好培训演练。(B)

A.5B.10C.15D.20

16.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及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含保安、保洁等辅助工作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

A.1B.2C.3D.4

17.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次核酸检测。如出现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增加核酸检测频次。(B)

A.1B.2C.3D.4

18.检测机构发现新冠病*初筛阳性人员后,应立即通知初筛阳性人员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在出具检测结果后小时内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填报初筛阳性信息,并报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初筛阳性人员信息不对外发布。(B)

A.1B.2C.3D.4

19.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A)

A.2B.3C.4D.5

20.集中隔离点按照医务人员与隔离对象不低于的比例配备医务人员。(C)

A.1:15B.1:20C.2:50D.2:60

21.集中隔离点可按照医务人员数量的倍进行配备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信息联络、清洁消*、安全保障、后勤保障、心理辅导等方面人员,人员可兼职。(C)

A.2-3B.2-2.5C.3-4D.3.5-4

22.省级应急响应分为几级?(B)

A.3B.4C.5D.6

23.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Ct值,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D)

A.≥25B.≥28C.≥30D.≥35

24.强化转运能力储备,做好救护车配备,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辆救护车的标准配置。(B)

A.2B.3C.4D.5

25.建立采样点感控监督机制,每个采样点至少安排名医务人员担任感染防控监督员,督促各项感染防控措施落细落实。(A)

A.1B.2C.3D.4

26.强化隔离能力储备,提前规划布局不医院设置,确保一旦需要,2天内建成并投入使用。(B)

A.B.0C.1D.0

27.建立集中隔离点储备清单和梯次启用机制,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在1-2天内通过征用现有资源准备的隔离房间。(C)

A.30%B.35%C.40%D.45%

28.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
  天居家健康监测。(D)

A.2 B.3C.5D.7

29.对中高风险区内小区楼栋、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重点区域和环境,每天至少开2展次预防性消*。(A)

A.1 B.2C.3D.4

30.出现大规模本土聚集性疫情时,要医院整体腾空,向医疗技医院整建制派驻高水平专业技术团队。(C)

A.8 B.12C.24D.48

31.医院要按照天用量,做好个人防护用品、医疗救治药品和设备、核酸检测试剂等有关物资储备和轮换,并建立完善医疗物资储备和轮换机制。(C)

A.10 B.20C.30D.45

32.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天用量,做好个人防护用品、医疗救治药品和设备、核酸检测试剂等有关物资储备和轮换,并建立完善医疗物资储备和轮换机制。(B)

A.8 B.10C.12D.15

33.出现人以上确诊患者,24医院(或独立院区)整体腾空,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救治重症病人,降低病死率。(D)

A.5 B.6C.8D.10

34.医院收治床位达到时,有序腾空并启用亚(准)医院、后备医院医院。(B)

A.40%B.50%C.55%D.60%

35.发生本地疫情后,最迟要在小时内发布疫情、风险区域等权威信息,疫情信息应以网络直报数据为准。(D)

A.2 B.3C.4D.5

36.新冠病*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应当在生物安全级及以上实验室开展。(C)

A.一 B.二C.三D.四

37.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新冠病*生物标本应置于或以下保存。(D)

A.-30℃B.-50℃C.-60℃D.-70℃

38.境外高风险区域人群以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检测后应当在保存7天。(A)

A.-20℃B.-30℃C.-50℃D.-70℃

39.新冠病*生物标本采集后应在生物安全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B)

A.一 B.二C.三D.四

40.具有新冠病*分离、培养资质的省级疾控机构应开展病*分离培养工作,收到关键标本后小时内开展相关工作,在获得分离*株后小时内将*株送病*病所保存备案,并将*株序列等相关信息报送病*病所。(D)

A.48,48B.48,72A.48,96B.96,96

判断题

1.省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是指省域内2个及以上设区市出现严重的社区暴发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且本省份及相关设区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严重不足,需要外部支援。(对)

2.省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三级响应是指省域内2个及以上设区市出现社区疫情传播,有导致局部暴发流行趋势,对本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需要由省级统一协调应对疫情。(错)

3.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的划定由地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组织专家组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大小进行划定。(对)

4.风险区划定的主要考虑因素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活动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场所的密闭性、通风情况。(错)

5.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街道(乡镇)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错)

6.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对)

7.高风险区人员解除管控前48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错)

8.高风险区内人员如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4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错)

9.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对)

10.中风险区实行管控措施,期间“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错)

11.中风险区人员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对)

12.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对)

13.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错)

14.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对)

15.流行病学调查对象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筛阳性人员、确诊病例。(错)

16.流调溯源“2+4+6+8+24”是指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6小时将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人员等核心信息推到福建省健康码大数据库并赋予红码,8小时内将密接、次密接人员应隔尽隔、动态清零,24小时内完成流调初步报告。(对)

18.一级备勤流调人员由设区市、县(市、区)级疾控机构骨干力量组成,随时备战,以设区市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80人。(错)

19.二级备勤流调人员主要由设区市、县(市、区)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组成,根据疫情需要24小时内增援,以设区市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人。(对)

20.三级备勤流调人员为后续储备力量,用于应对大规模本土疫情,主要由省、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构成,以省级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0人。(错)

21.发现密切接触者应当于6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错)

22.14岁及以下儿童。若其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对)

23.半自理、无自理能力以及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由指定人员进行护理。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

24.采取“7+3”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错)

25.采取“5+5”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错)

26.全密封空调客车,与确诊病例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都属于密切接触者。(对)

27.通风的普通客车,与确诊病例同车前后四排座位的乘客和驾乘人员都属于密切接触者。(错)

28.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3、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错)

29.确诊病例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医院。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

30.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

31.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1、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错)

32.各地要制定转运车辆储备调度方案,每个县(市、区)原则上确定15辆大巴车,每辆车配备2-3名司机,并做好培训演练。(错)

33.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3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错)

34.解除集中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对)

35.出现本土疫情后,重点场所要严格控制进入场所人员数量,可按照正常客流量50%的标准控制人流密度。(对)

36.新冠病*生物标本采集后应在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错)

37.新冠病*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应当在生物安全发三级及以上实验室开展。(对)

38.出现5人以上确诊患者,24医院(或独立院区)整体腾空,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救治重症病人,降低病死率。(错)

39.医院收治床位达到60%时,有序腾空并启用亚(准)医院、后备医院医院。(错)

40.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续两次新冠病*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对)

多选题

1、风险区划定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ABCD)

A.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居住地周边的自然屏障(公路、河流、山川等)

B.相关区域内人群防护情况、人群聚集情况、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其他人员接触的频繁程度

C.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活动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场所的密闭性、通风情况

D.疫情发现后开始调查时间的间隔长短等

2、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期间措施有哪些?(AB)

A.足不出户B.上门服务C.人不出区D.错峰取物

3、中风险区实行管控期间措施有哪些?(CD)

A.足不出户B.上门服务C.人不出区D.错峰取物

4、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病学特征?(ABCD)

A.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

B.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

C.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

D.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5、流行病学调查对象有哪些?(ABCD)

A.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B.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

C.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D.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6、高风险区人员转运有什么要求?(ABC)

A.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

B.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

C.相关人员转运前要就地加强管控,转运中要强化转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D.转运时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无需分开

7、密切接触者转运要求有哪些?(ABCD)

A.于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B.转运前尽量待在单独房间,戴好口罩

C.转运过程中做好被转运人和转运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D.做好转运工具的消*

8、采取“7+3”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几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BCDE)

A.1B.2C.3D.5E.7

9、采取“5+5”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几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BCD)

A.1B.2C.3D.5E.7

10、采取“5+5”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几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BE)

A.1B.2C.3D.4E.5

11、省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分为哪几级?(ABCD)

A.省级四级B.省级三级C.省级二级D.省级一级

12、核酸检测机构发现初筛阳性感染者要同步推送哪些部门?(ABCD)

A.公安B.疾控C.通管D.数字办

13、对初筛阳性(含同一混管筛查核酸阳性或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实行就地管控的原则是什么?(ABCD)

A.逢阳必报B.逢阳即报C.接报即查D.先管后筛

14、集中隔离点启用有什么条件?(ABCDE)

A.集中隔离点需按照设置要求改造,验收合格

B.防疫和应急物资到位

C.工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进驻集中隔离点

D.建立工作制度和相关台账

E.配有转运车辆

15、出现本土疫情后重点人群有什么防控要求?(ABC)

A.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须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上课

B.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参加聚会、聚餐、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

C.抵抗力较差、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场所

D.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16、病*分离培养对象是哪些?(ABCDE)

A.核酸检测Ct值≤30的所有境外输入病例的标本

B.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

C.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

D.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

E.疫苗接种后核酸阳性者标本

17、低风险区有什么防控措施?(ABCD)

A.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B.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C.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限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措施

D.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8、高风险区满足哪些条件可调整为中风险区?(AC)

A.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B.连续14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C.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1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D.第14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1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19、流调溯源“2+4+6+8+24”是指什么?(ABCDE)

A.2小时到达现场

B.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

C.6小时将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人员等核心信息推到福建省健康码大数据库并赋予红码

D.8小时内将密接、次密接人员应隔尽隔、动态清零

E.24小时内完成流调初步报告

20、如何控制确诊病例传染源?(AC)

A.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医院

B.确诊后应在4小时内转运至定医院

C.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D.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21、监测预警渠道包括哪些?(ABCDEFGH)

A.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

B.风险职业人群监测

C.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监测

D.社区管理人群监测

E.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监测

F.进口物品及环境监测

G.药品监测

H.病*基因变异监测

22、阳性感染者转运时要注意什么?(BCD)

A.使用普通救护车

B.必须使用负压救护车,专车专用

C.由医务人员伴随

D.医务人员、驾驶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23、确诊病例和无症状者转运工作人员防护有哪些要求?(ABD)

A.转运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B.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C.参与转运的人员无需每日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等

D.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24、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有什么要求?(ABCDE)

A.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B.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C.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D.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E.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25、解除集中隔离时,需对哪些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BCD)

A.车B.人C.物D.环境

26、对接触阳性物品及其同批次物品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怎么管理?(AC)

A.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B.连续三次核酸检测

C.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采取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采取14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7、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7、规范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和行*报告,落实“逢阳三同时”处置措施指哪些?(ACD)

A.同时复核采样B.同时报告上级

C.同时追踪管控D.同时开展流调

28、哪些实验应当在生物安全三级及以上实验室开展?(BC)

A.不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B.新冠病*培养

C.动物感染实验D.灭活材料的操作

29、哪些实验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开展?(BC)

A.新冠病*培养B.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C.灭活材料的操作D.不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30、新冠病*生物标本保存有什么要求?(AC)

A.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置于4℃(2℃-8℃)保存

B.可在48小时内检测的标本置于4℃(2℃-8℃)保存

C.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D.48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31、新冠病*生物标本包装有什么要求?(ABCD)

A.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

B.容器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

C.将密闭后的标本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标本包装要求要符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相应的标准

D.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32、高风险区划定标准是什么?(AB)

A.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

B.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

C.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的区域

D.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过的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

33、低风险区有什么防控措施?(BD)

A.足不出户B.个人防护C.人不出区D.避免聚集

34、中风险区满足哪些条件可调整为低风险区?(AC)

A.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B.连续14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

C.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1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D.第14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1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35、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健康管理要怎么做?(AC)

A.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B.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C.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在集中隔离第1、2、3、7、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36、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健康管理要怎么做?(ACD)

A.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B.采取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7、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D.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37、铁路列车密切接触者如何判定?(AB)

A.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例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

B.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病例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以及为该区域服务的乘务人员

C.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病例所在车厢的所有人员

D.与病例同车次的所有人员

38、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几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CD)

A.1B.3C.4D.7

39、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几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CD)

A.1B.2C.3D.7

40、确诊病例和无症状者转运车辆要求有哪些?(ABCD)

A.转运使用的救护车需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必须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

B.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液、快速手消*剂和医疗垃圾袋等

C.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及时对车辆进行终末消*,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剂擦拭消*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D.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