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汤圆脱色很正常
淮山药胡萝卜染色紫甘蓝南瓜茸和面
外表白色是传统汤圆给人的印象,但近年元宵节市场上,出现了绿色、巧克力色、桔色、红色、紫色的彩色汤圆和汤圆粉。这些汤圆看起来虽然好看,但很多人只是观望,不敢随便买。彩色汤圆口感好不好,鲜艳的颜色是不是由色素染出来的,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彩色汤圆都是用不同颜色的粮食或蔬菜汁染色的,可以保证绝对健康。用粮食染色的,比如绿色汤圆是在糯米粉中加入了绿豆粉,黑色则是添加了黑米粉,红色是加入了鸭血糯米粉。用蔬菜汁染色的,比如紫色汤圆是糯米粉中加了淮山药;翡翠汤圆是糯米粉中加入了绿色蔬菜做成的蔬菜茸;*色汤圆则是加入了胡萝卜茸;颜色稍淡一点的紫色汤圆是加入了紫甘蓝茸;还有加入了南瓜茸的橙色汤圆。
另外,还有些特殊的汤圆染色法,比如将巧克力粉和糯米粉掺在一起做出的巧克力色汤圆,或者用茶水和面做成的淡绿色汤圆。
虽然大部分品牌的彩色汤圆都号称自己是“纯天然”的,但也有个别厂家添加的是食用色素,如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这些都是国家允许在糕点、面食中使用的,虽然不如天然色素好,但也不必担心它们会带来健康问题。
而合成色素,如柠檬*、胭脂红等是国家规定不允许在糕点、面食中使用的。尤其是柠檬*,有人食用后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挑选*色汤圆时一定要多留心。添加了合成色素的汤圆未必会在食品标签上标明,因此,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需要用肉眼来判断。一般来说,用天然食物染成的彩色汤圆色彩比较自然,不像色素染成的那么鲜艳。有人在煮汤圆时发现有脱色现象,就以为肯定是色素染的。其实未必。合成色素的着色能力比较强,染成后不易脱色;反倒是天然或食用色素染成的汤圆,由于着色能力不强,会有一定的脱色现象。
另外,在购买彩色汤圆的时候,最好不要买散装的,带有包装的彩色汤圆在卫生上更有保证。
吃汤圆一定要喝汤
汤圆虽然好吃,但要适量适度,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吃时或吃后最好搭配点其他食物,以助消化。
传统汤圆大部分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油脂,所含热量很高,再加上皮用糯米做成,黏性较大,不利于消化,因此,患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的病人不宜食用。想减肥的人也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尽量少吃。
吃汤圆时最好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尤其是生萝卜,其中含有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能消积滞、下气宽中,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最好凉拌一些,其爽口的味道还能解除汤圆的甜腻感。
最重要的一点是,吃汤圆千万别忘了“原汤化原食”。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它们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乙酰胆碱合成,从而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据测定,在汤圆的煮制过程中,有45%—50%的维生素B1都溶解在汤中了。因此,汤圆汤一定要喝。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还能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煮汤圆时放点姜
汤圆的吃法有多种,通常是水煮。也有人喜欢油炸的,但其热量较高,最好少吃。
煮好汤圆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开水下:将锅内的清水烧得沸腾,然后将汤圆下锅,用勺背轻轻推开,不粘锅底。二是文火煮:汤圆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若还用旺火,汤圆就容易破裂。同时,受热不均匀,也易导致外熟内硬不好吃。三是加冷水:汤圆浮起后,需加入适量冷水,以使锅内的汤圆热中受冷,皮层凝结,粉质严实;煮开两三次后,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汤圆质软不硬。四是勤换汤:汤圆煮过两锅后,汤变稠,应换水再煮。否则就会熟得慢,易夹生。另外,煮汤圆时最好放2—3片姜,能让汤圆的香味更多地发散出来。
有的汤圆水煮后,会出现粉红或*褐色的斑点。这是因为糯米粉受到了酵母菌的污染,使汤圆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这样的汤圆最好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