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热心网友发现海天酱油原料中存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海天味业被推上舆论风口。虽然海天酱油添加剂事件已过去月余,相关舆论似乎有所平息,但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大计。下列对一些超市中常见的酱油做了一项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小调查,涉及15个品牌34个品种的酱油,其中不乏海天、鲁花、李锦记、千禾等大品牌,也有北京酱油、六必居等地区老字号品牌。
本次调查搜集到的品牌和添加剂情况如下:
从表中不难看出,34种种类的酱油中有31种酱油或多或少都添加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多为5-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5-肌苷酸二钠(增味剂)、蔗糖素(甜味剂)等。同一品牌不同产品所添加的添加剂基本相同,厨邦海鲜酱油所含食品添加剂达6种,为统计的酱油品类中最多,凤球唛鱼露调味汁(韩国进口)、海天草菇老抽(酿造酱油)所含最少,皆为焦糖色(着色剂)。
海天多种酱油中都添加有苯甲酸钠,而苯甲酸钠也是此前“海天酱油”事件的争议点之一,认为海天贪图便宜不愿使用安全性更高的山梨酸钾。据公开信息显示,苯甲酸钠为食品防腐剂,但早已被明文列为一级致癌物,而山梨酸钾比苯甲酸钠防腐效果更好,因此多个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取代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使用。在本次调查中,除海天酱油外,唐世家*豆酱油、东古*豆酱油同样存在苯甲酸钠。
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食品工业技术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和计量内,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不必过度恐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专家阮光峰表示,只要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或者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量(即“超标”),或者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都属于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并不等同于非法添加剂。如今不少消费者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比如苏丹红、三氯氰胺、工业明胶等都是非法添加剂。消费者可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不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产品。另外,消费者也可据需求购买“零添加”产品。
一些酱油品牌及添加剂的资料:
1、欣和酱油
2、厨邦酱油
3、北京酱油
4、淘大酱油
5、东古酱油
6、六必居酱油
7、唐世家酱油
8、味莼园酱油
9、龙门醋业酱油
10、鲁花酱油
11、千禾味业酱油
12、李锦记酱油
13、金龙鱼酱油
14、凤球唛酱油
15、海天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