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马上到了,孩子们的生活肯定离不开吃喝玩乐。
但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
河南郑州9岁的琪琪,今年暑假最后一个月在老家和奶奶生活。都说,隔代亲,特别亲。
这一个月,只要琪琪想吃的,不管是炸鸡、汉堡、可乐、零食还是各色甜点,只要是孩子想吃,爷爷奶奶都会满足。
结果,一个月时间,琪琪的体重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下子就胖了十几斤。父母不放心,医院一查,结果才9岁的琪琪,患上了脂肪肝,同时血脂、尿酸都偏高。
对孩子来说,零食真的只会越吃越馋,越馋越上瘾。吃时一时爽,一直吃一直爽。
普通父母可能觉得零食能有多大坏心思呢?顶多是会让孩子少吃几口饭。
但从医生的角度看这条新闻,有些零食表面上是可口无比的美味,背地里却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伤娃的健康于无形。
有些零食,孩子再喜欢也要控制尽量少吃、甚至不吃。
一、薯片、炸鸡等油炸食品
之前,就有多个品牌的薯片曾被检出含致癌物。
据报道,样品是从线上、线下随机挑选了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薯片,检验发现,其中有7款薯片中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而且,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超过μg/kg,远远高于μg/kg的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
根据癌症研究机构分类:
1类致癌物是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2A类为很可能致癌,也就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但对人类证据不足。
丙烯酰胺是个啥?
丙烯酰胺主要是在某些食物(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含量较低的植物性食物)经过高温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
具体到食物中,像我们平常吃的水煮食物或米饭、面条等中,含量都很少,但油炸食物中如薯条、薯片、油条、饼干等含量都会较高。
包括最近大家担心的#使用空气炸锅会不会不安全#,主要也是担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
但上边也提到了丙烯酰胺是在食物加热到℃以上才会产生。而且,不仅限空气炸锅,我们生活中所有热加工处理食物,如烧烤、油炸等都会产生的。
那它危险吗?
丙烯酰胺在动物研究中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具有基因毒性,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增加甲状腺、肾上腺、乳腺、睾丸等出现肿瘤的几率。
但对于使人类患癌的证据目前并不充足,所以目前把它定义为2A致癌物,即可能令人类患癌。
而且,我国对于丙烯酰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但在欧盟委员会法规(EU)\确立了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基本水准,也对各种食品中对丙烯酰胺的含量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于婴幼儿食品的标准是40μg/kg,正常情况下,少量摄入对人体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尽量少吃这类油炸的。
二、含反式脂肪酸的小零食
蛋糕、奶茶、薯片、冰淇淋等,是不是除了孩子,你也喜欢吃。经常是买一些放在家里饿了就给孩子随手拿一块顶顶饿。
更甚者,很多家长上班忙,经常会给孩子买一些小面包、小蛋糕配上牛奶鸡蛋给孩子当早餐。
就平常带孩子在小区里玩,经常看到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手上拿着小包装袋的面包、蛋糕等吃。
但这些零食里面却很可能含有被世界卫生组织拉黑的“恶魔”—反式脂肪酸。
20年中国辅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其中反式脂肪酸就是被拉黑的头号选手。
反式脂肪酸:又名反式脂肪,是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它对儿童的影响有多大?
1、让孩子变笨
反式脂肪也被称为“笨蛋脂肪”,它会干扰宝宝生长发育中对脂肪酸的利用,可造成中枢神经发育障碍。
2、影响情绪
20年美国的意向研究证明,常吃含反式脂肪酸的人会有情绪障碍,易怒、攻击性更强等。而摄入较少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和行为。
3、降低抵抗力,让宝宝爱生病
摄入过多降低人体免疫反应能力,降低免疫力,让宝宝更爱生病。
4、增加肥胖、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升高“坏”的胆固醇(LDL),降低“好”的胆固醇(HDL),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的患病率。
其实,这两年反式脂肪酸已经知道自己是“过街老鼠”,所以它改头换姓地出现。
植物/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黄油、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氢化油等都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不过,话说随着企业改进生产加工技术,生产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已经很大程度降低了。
很多小零食的营养表后都会标有反式脂肪酸为0。
但对于年幼的孩子,即使反式脂肪酸含量标为0,也尽量不要给孩子选。
因为0不代表没有。
按照国家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3\g及以下是可以标注为0的。但即使含量在小,低幼的孩子也是不建议摄入的。
因此,给孩子选择零食时,一定要看配料表,拒绝选择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三、亚硝酸盐易超标的卤肉、火腿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孩子,特别爱吃肠,不管是路边的烤肠,还是那种散装的火腿,都特别爱吃。
因为孩子爱吃,老人几乎天天买给孩子,尤其是孩子夏天不爱吃饭,火腿肠更是成了饭桌上的标配。
但提醒大家,火腿肠,尤其是市场上卖的那种大个散装的真的不建议经常给孩子吃,因为很容易亚硝酸盐超标。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咸味的白色粉末,进入血液后会使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让其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如果误食,会引发急性中毒。
其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就比如我们每天喝的饮用水就有,只不过量很少。
但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必要的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加工肉食中。
尤其是当作防腐剂、发色剂和增强口感的添加剂被用在熟肉、火腿或腊肉的制作中,让这类肉制品颜色更红润诱人,口感更好。
△餐桌上的两种肉,你会吃哪个?
亚硝酸盐的毒性,其实很强,一次性摄入0.2~0.5g就可能引起中毒,超过5g就有可能致死。
之前还有媒体报道,某位市民吃了鸭脖后呕吐不止,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急性硝酸盐中毒。
前几年,福建医科大学黄芳副教授检测过市面上销售的20多种卤味,结果发现,预包装类的食品亚硝酸盐检测合格,但散装食品的亚硝酸盐含量的不合格率为30%左右。
除了中毒,大家还有一点比较担心就是亚硝酸盐的致癌性。
其实,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而是长期、反复食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在体内和胺类物质结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才是强致癌物。
而胺类物质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分解物。
当我们摄入的亚硝酸盐越多,产生亚硝胺的可能就越大,“中奖”的几率就越高。
因此,也不得不防。
所以,尽量不要经常给孩子吃亚硝酸盐极容易超标的卤味、火腿肠等食物。
如果实在想吃,也要购买预包装类的食品,尽量不要选择市场上的散装食品。
四、到底如何给孩子提供零食?
《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把中国现有零食分成3个等级:
一级零食:健康零食可经常食用,如全麦面包、玉米棒、煮鸡蛋、无糖的燕麦片、牛奶、豆浆、坚果等。
二级零食:含糖、盐或油(脂肪)等可适量食用,如黑巧克力、葡萄干、蛋糕(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呦)、果汁等。
三级零食:高糖、高盐、高油、较多添加剂等不健康零食,要限制食用(最好一周不超过一次),如炸鸡、可乐、糖果、膨化食品等。
生活中孩子肯定是无法避免要吃一些零食,我们虽没必要视零食为洪水猛兽,但也要尽量控制好量。
少量吃一些,对身体影响也不大。
怕就怕,家长完全不管控,孩子每天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影响正常营养摄入不说,还危害身体。
孩子无法自主消费,作为把关人,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有选择的给孩子提供零食!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