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在公共卫生间被传染的病例”问题时表示,新冠病*主要是通过两种的方式传播的,一种是直接传播,通过感染者咳嗽、说话等呼出的飞沫导致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感染;另一种是通过间接传播,也就是通过接触被感染者和呼吸道飞沫污染的物品、污染的环境感染。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也存在其他间接传播的可能性。
在6月22日北京公布的病例中,经调查,有个别病例曾经去过此前有过确诊病例的小区上过公共卫生间。施国庆表示,公共卫生间是被很多人使用的场所。如果新冠肺炎病*感染者使用过卫生间,那么存在门把手和冲水按纽等部位、密闭空间空气污染的可能性,也不排除粪便污染环境以及空气的可能性。
施国庆提示,相关单位要做好卫生间的清理以及经常性的消*,保持卫生间的通风良好,保持厕所的冲水良好、没有堵塞。要配备洗手设施以及消*液,个人要有良好的如厕卫生习惯。
在使用公共卫生间时:
一要坚持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二要小心谨慎,减少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厕所环境表面;
三是尽量减少如厕的时间,如厕后,要及时洗手和消*;
四是要防止自己污染卫生间环境以及表面,防止粪便污染环境。
(本文内容来源于大众网·海报新闻、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转载请注明来源。爆料请联系,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