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疗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儿肺炎中医辩证论治
TUhjnbcbe - 2021/3/31 9:30:00
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


  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翼煽动为主要特征。临床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固定的中小水泡音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幼儿。对本病中医学也有较详细的论述,《麻科活人全书》指出:“气促之证,多缘肺热不清所致……,如肺炎喘嗽,以加味泻白散去人参甘草主之”。清代后便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肺司呼吸,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性喜清肃,以下降为顺,上升则逆。外邪侵犯,肺失顺降之常,清肃之令不行,则肺气不降而逆。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而成痰。或因温热之邪,直接灼伤肺津,炼液成痰,痰热交阻于气道,令肺气痹阻。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更易感此患,多见于婴幼儿。正虚邪进,由肺而累及他脏,可见各种变证。肺气痹阻,心血运行不畅,肝失疏泄条达,心失所养造成心气不足。痰热炽盛,稽留不退。进而热*化火,痰火相煽,内陷心肝。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病*(呼吸道合胞病*多见)、细菌(肺炎双球菌多见)、支原体。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可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一般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引起,而间质性肺炎多由病*引起。病理改变以肺脏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若病变融合可累及多个小叶或更广的范围。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1.急性支气管炎:发热低,全身情况好,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干罗音或不固定的大中水泡音。

2.原发性肺结核:常有结核接触史,表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症状。可出现咳嗽、气促,但肺部罗音常不明显。应结合PPD试验、血沉及胸片加以鉴别。

3.支气管异物:常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肺部病变迁延。肺部体征常不对称,一侧呼吸音弱,哮鸣音或实变体征。透视下可见纵隔摆动,胸部X线片可见阻塞性肺气肿或阻塞性肺不张。

本病早期多为实证,后期见虚实夹杂之证。咳嗽、气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而发热一般多见于疾病早期。辨证时要分清寒、热、虚、实,并注意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传变与影响。本病的治疗,初起要分清风热、风寒,治当辛散外邪,宣肺开闭;继而肺热炽盛,治宜清热解*,尚须察清痰热、瘀热之证,合以涤痰开肺或活血化瘀之法;病变过程中,脱证急固,正虚邪实者,注意扶正祛邪;后期以扶正为主,或兼以祛邪。并注重调养,促正气之恢复。

一、常证

[风寒袭肺]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本症多由风寒之邪侵袭肺脏而致。肺气闭郁不宣,肃降失职,故见咳嗽气急。卫阳被寒邪所遏,故见恶寒发热而无汗。肺气不宣,输布水液无权故见痰稀色白。

[治法]辛温解表 宣肺化痰

[方药]三拗汤加减。苏梗、苏子、杏仁各9g,甘草6g,炙麻*3g。痰多加陈皮、半夏;咳嗽重加前胡、百部;喘重加炒白果、白芥子。

[风热犯肺]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呼吸急促,咽红,舌尖红,苔薄*,脉浮数。本证多因外感风热,邪犯肺经而致。热蒸于内,故见发热恶风,微汗出,咽红等症。热灼津液,聚而为痰,痰阻气道,故见咳嗽,呼吸急促,痰稠色*。

[治法]辛凉解表 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生石膏15g,前胡、百部各10g,杏仁、桔梗、甘草各6g,炙麻*3g。咳重痰多加款冬花、黛蛤散、浙贝;咽痛加射干、连翘;热重加*芩。

[痰热壅肺]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本证因痰热壅肺,肺窍不利而致。本有伏痰,感受外邪,闭郁肺气,痰气交阻,气动痰升故见咳嗽,喉间痰鸣,气促喘憋。肺气闭阻,气滞血瘀故见口唇青紫。

[治法]清热化痰 宣肺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生石膏、葶苈子、*芩各10g,杏仁、生甘草各6g,炙麻*3g,大枣3枚。痰多加天竺*、浙贝母;大便秘结加焦*;口唇紫绀明显加桃仁、丹参。

[阴虚肺热]病程迁延,低热汗出,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数。本证多由于受邪较重,逗留未解,耗伤肺津所致。病程迁延,久病伤阴,肺阴不足故见干咳无痰。虚火上炎,津不内守,故见低热汗出,面色潮红。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各12g,花粉、扁豆、枇杷叶各9g,桑叶、炙甘草各6g。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口干而渴加石斛;低热起伏加青蒿、地骨皮。

[肺脾气虚]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本证多因久病损及肺脾二脏而致。肺主一身之气,久病肺气虚,腠理不固,故见咳嗽无力,气短汗出,低热起伏。脾主运化,脾气不足,运化无力,故见纳差,便溏。

[治法]健脾益气 调和营卫

[方药]人参五味汤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各10g,五味子、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3枚。动则汗出加*芪、防风;痰多加陈皮、半夏;大便溏加诃子、山药。

二、变证

[心阳虚衰]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绀,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神萎淡漠或虚烦不安,右胁下可见症块。舌质略紫,舌苔薄白,脉微弱而数。本证因邪损心阳而致。肺气闭阻,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心阳虚脱,故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心血运行不畅,肝失疏泄条达,血瘀胁下故见口唇发绀,胁下症块。

[治法]益气固脱 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人参、龙骨、牡蛎各12g,赤白芍各9g,附子、甘草各10g。面色青紫加丹参、鸡血藤;右胁下肿块加莪术、红花。

[内陷厥阴]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双目上视。舌质红降,脉弦数。本证因邪*内犯心肝二经而致。心主神明,邪*内陷心经,故见壮热神昏,烦躁谵语。邪扰肝经,引动肝风,故见四肢抽搐,双目上视。

[治法]清心开窍 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水牛角、鲜生地、钩藤各15g,川贝母、白芍、茯神各12g,竹茹、菊花、甘草各9g。惊厥不止加天麻、石决明;热重加*连、炒栀子;痰多加天竺*、远志。

按语: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痰湿者,以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为主,用二陈汤加二术、杏仁;痰热者,以清热肃肺、止咳化痰为主,用清宁散加减;肺阴虚者,以滋阴清热、止咳为主,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热极生风者,以清热解*、息风止痉为主,用羚羊钩藤饮加减;痰热闭肺者,以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为主,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于急危重症者,应内外并用,中西合治,以免耽误病情。

1.银黛合剂:青黛3g,银杏12g,地骨皮9g,苏子6g,天竺*9g,寒水石9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肺炎属痰热壅肺者。

2.枳星牛*散:生枳壳30g,胆南星15g,黑牵牛15g,酒大*30g。共研细末。1岁内每服0.15~0.3g,1~3岁每服0.3~0.6g,3~6岁每服0.6~1.2g,每日3次,开水送服。适用于邪热闭肺者。

3.银杏散:白果仁30g,杏仁30g,小茴香30g,麻*15g。共为细末。1岁内每服0.3~0.9g,1~3岁每服1.5~1.8g,3~6岁每服2.4g,6~9岁每服3g,日服3次。白开水加白糖少许冲服。

适用于肺炎属风寒袭肺者。

4.清肺化痰丸:天竺*30g,陈皮15g,生石膏30g,*芩15g,胆南星15g,冰片6g,瓜蒌仁15g,*连15g。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3g。3~6岁每服1丸,6~9岁每服1.5丸,9~12岁每服2丸,日服3次。适用于肺炎属痰热壅肺者。

5.急性肺炎方:炙麻*4.5g,杏仁9g,生石膏30g,银花24g,连翘15g,鲜芦根30g,七叶一枝花10g,牛蒡子12g,虎杖根30g,野荞麦芽30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用于治疗各型肺炎。1.贴敷:芥末粉、面粉各等份,将二者混匀,用50~60℃热水调成糊状,涂于二层纱布中间,面积约10×15cm,敷贴于背部罗音最多处,局部皮肤先涂凡士林予以保护,每次敷7~10分钟。适用于肺炎风寒袭肺型。

6.热熨:取苏子30g,白芥子30g,芜荑30g,香附30g,细辛10g,食盐30g,食醋少许。铁锅将上药炒至芳香灼手装入布袋,在脊柱及其两旁或罗音密集处来回推熨,每日2次。适用于肺炎恢复期罗音不消失者。

7.雾化吸入:鱼腥草g,夏枯草g,菊花g,加水后2次蒸馏,收集蒸馏液ml,加入吐温3ml,微温摇匀,再加入氯化钠8.5g,然后过滤。用超声雾化仪口腔雾化吸入。用于肺炎咳喘者。

1.小儿奇应丸:具有解热定惊,化痰止嗽的功效。适用于惊风发热,咳嗽痰多者。1岁每服7粒,2~3岁每服10粒,3~6岁每服15~20粒,6~9岁每服25粒,9~12岁每服30粒,日服3次。

2.润肺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炎属肺气虚弱者。3~6岁每服1丸,6~9岁每服11/2丸,9~12岁每服2丸,每日2次。

3.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肺炎喘嗽各型。3岁以内每服5ml,3~6岁每服7.5ml,6~9岁每服10ml,9~12岁每服12.5ml,日服3次。

4.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炎属风热犯肺者。1~3岁每服5mL,3~6岁每服7.5ml,6~9岁每服10ml,日服3次。

5.牛*清肺散:具有清肺化痰,消炎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炎属痰热壅肺者。1~3岁每服1袋,3~6岁每服11/2袋,6~9岁每服2袋,日服2次。

6.复方川贝母片: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肺炎喘嗽各型。3~6岁每服3片,6~9岁每服4片,9~12岁每服5片,日服3次。

针灸∶肺炎初期取中府、尺泽、孔最、列缺、鱼际、曲池、合谷穴,每日1次,快速针法,不留针;重症肺炎取列缺、少商、天突、膻中、灵墟、大椎、大杼、风门、肺俞、膈俞穴,每日2~3次,快速针法,不留针。推拿∶肺炎初期清肺经、揉太阳、推坎宫、揉肺俞、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分推膻中、揉天突,风寒者加推三关,风热者加清天河水;重症肺炎清肺经、清大肠、退六腑、清板门、揉肺俞,热甚加清天河水、揉小天心,喘甚加推膻中、揉天突,痰多加推小横纹、运内八卦。

加强体育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做好小儿计划免疫,防止流行病的发生。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怕业障,怕业力现前。怕患绝症,怕有灾难,怕破产,怕一无所有,怕感情破裂,怕没有人要……这都是业力使然,业力现前的时候很可怕,也很难。若你都无法做到,无法摆脱。请联系:程先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肺炎中医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