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给人类日常时间模式和睡眠习惯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机会。自然本身已设计了一个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无法设计和操作的全球性在体研究试验。
COVID-19流行已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处于隔离状态,数以百万计的人居家并暂时失业。这使得在大样本健康人群中,进行赋闲居家、自我睡眠选择情况下的日常时间模式和睡眠习惯研究成为可能。对于这个睡眠时间生物学范畴的焦点话题,专业机构和人士,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对此充分了解并时刻准备,因为类似的情形可能卷土重来。睡眠-觉醒周期是时间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认识到睡眠习惯和睡眠时相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当时,在人类昼夜节律研究问卷中,出现了猫头鹰型(owls)[也称为夜型人(eveningness)]和百灵鸟型(larks)[也称为晨型人(morningness)]的作息类型概念,并广为接受。后来又引入了中间型(intermediatetypes)即典型睡眠的概念,丰富了猫头鹰和百灵鸟的简单分型。再后来演变成4个类型,即百灵鸟、典型睡眠、睡眠不足和猫头鹰型。年还出现了分为7级的描述性分类:极度早型、中度早型、轻度早型、正常型、轻度晚型、中度晚型、极度晚型。年尝试6型分类,包括早百灵鸟(EarlyLarks)、百灵鸟、中间型(Intermediate)、猫头鹰、变异猫头鹰(VariableOwls)和晚猫头鹰(LateOwls)型。研究提示,尽管存在个体间变异性,但个体的昼夜节律生物钟几乎是固定的,因为昼夜周期是在细胞水平产生的。睡眠类型(chronotype)是指基于基因、发育和外在影响的个体化睡眠时间参数。这与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s)的概念不同(受光/暗周期强烈驱动,包括体温、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情绪及其他变量的节律性变化)。年,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团队以及其他多国专家一起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探讨的问题是:正常工作环境下和居家隔离状态下的睡眠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及由这个问题引出了后续问题,即人类的睡眠类型是固定不变的吗?该国际性前瞻研究分析了来自睡眠-觉醒模式问卷调查、睡眠日志和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调查是在年龄15-60岁、居家隔离1个月或以上、没有既往睡眠障碍和情绪相关疾病病史的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志愿者不参与在线教育/工作日常时间表的相关活动。研究者们采用简化百灵鸟-中间型-猫头鹰类型法对睡眠时相进行分类。l百灵鸟型:在晚间11点之前上床睡觉,在早晨8点前起床。
l中间型(典型型):晚间11:30至午夜左右上床睡觉,在早上7:30至8点起床。
l猫头鹰型:晚间12点或之后上床睡觉,早上8点或之后起床。
l睡眠-觉醒周期失同步(desynchronizedsleep-wakecycle):夜晚睡眠和可能的日间小睡都没有固定的睡眠和觉醒起床时间。他们的睡眠时相和睡眠时长可能每天变化或每周变化,并且不依赖环境光-暗周期。
结果显示,例入选受试者,平均居家时间为65±9天。最显著的睡眠改变发生在居家隔离前10天。这段时间内,工作日和周末之间的差异消失,小睡习惯发生变化。普通的日常条件下,早型人明显居多,占所有志愿者的40%到56%。在可以自选睡眠时相的情况下,大多数受试者(66.8%)可能向夜型人(eveningness)转化;例志愿者表现为猫头鹰型(49.4%),例(21.7%)为“典型”睡眠,例(12.6%)为百灵鸟型,例(16.3%)在居家结束时完全睡眠紊乱(失同步)。另外,例参与者(13.1%)改变了睡眠习惯。规律午睡习惯的引入几乎不可避免地改变夜间睡眠的就寝时间和觉醒时间,显著改变个体的整个睡眠-觉醒周期。大部分睡眠失同步的参与者(n=,r=0.80)年龄超过50岁,男性占多数(n=,r=0.76)。很多参与者睡眠完全失调(n=,16.3%),却没有相关症状的主诉。研究者认为,老年人趋向早型睡眠习惯,但如果不把日间小睡考虑在内的话,这些人多数不能称为真正的百灵鸟型。一些行业可能促进晚型人倾向。个体工作计划的精神脑力活动可能导致老年人睡眠的慢性去同步化失调,这正是居家期间睡眠失调的参与者没有相关主诉的原因。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患者典型表现为慢性日间过度嗜睡和/或失眠,影响其日间功能。但居家隔离条件下,日间功能并未受损,也就没有相应主诉。也就是说,存在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但不存在睡眠类型障碍。近来时间生物学方法受到质疑,其主要缺陷是没有形成一个评估和评分时间模式差异的单项量表,缺乏时间类型的客观指标。文献报告,日常使用闹钟可产生工作日睡债积累现象,提出了一个“社会时差(socialjet-lag)”问题。更为广泛的问题是:对于人类生活方式,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非自然的?内在生物钟不是决定人们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做什么的唯一因素,因为人类可以根据环境情况调节他们的睡眠习惯和日常时间模式。研究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以自我选择睡眠条件下,睡眠时相和睡眠习惯与社会经济确定的日常条件下的状态有显著的不同。人类在长期居家情况下的日常时间模式改变,提示人类睡眠习惯可以根据现有实际生活条件而发生变化,固定不变的猫头鹰和百灵鸟睡眠类型可能是不存在的。但睡眠习惯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理论和方法学上的缺陷,亟需强化个体间变异的深层次研究。参考文献
JBiolRhythms.;18:80-90.
SleepMedicine.;7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