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且已返驻人员,要主动向社区(村庄)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即将从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驻返驻人员,须提前24小时主动向社区(村庄)报备核酸检测及14日内主要行程轨迹等情况,并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二、全市所有社区(村庄)设立检测站点,并向广大群众公布(更新)国内最新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对外来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凡发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驻返驻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庄)报告,并做好相关人员防护措施。
三、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务服务大厅、医院、学校、商超、宾馆、饭店、农贸市场、车站、药店、银行、景区、养老院、托幼机构、福利院、各类场馆、监所、集中隔离点等人群易聚集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人员测体温、“一卡一码”(行程卡、健康码)、规范戴口罩、疫苗接种、一米线和通风消*等防控措施。养老院、福利院、监所等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
四、全市所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各级各类药店不得售退热、止咳药品。市民如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流鼻涕、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请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五、减少人员聚集,倡导广大群众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暂停举办人以上聚集性活动,人以下聚集性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报市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全市所有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网吧、KTV、游艺厅、演艺厅等封闭式营业场所,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具体措施,禁止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进入。
六、持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家庭消*,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
七、广大群众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