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
高发
我们该如何应对?
生活中不少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景:自己或者孩子咳嗽了几天,以为是普通感冒导致的,结果一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不见好。到医院一查,却发现是支原体感染导致的。一提起感染,就莫名有种心慌。
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是能够在细胞外生存的最小的微生物,直径只有2-5μm。它没有细胞壁,虽然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但这一微生物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分布广泛,危害较大,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染人体的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与呼吸系统等等,导致人体发生各种疾病。
支原体感染的
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1
全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以冬季为多;
2
约3~6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及*队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也易在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染;
3
性别无显著差异;
4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较常见。高发年龄段为5~20岁。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5~20岁主要表现为气管炎及肺炎,20岁以上以肺炎常见;
5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常见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
支原体感染咳嗽
与普通咳嗽应该
怎么鉴别呢?
1、具有潜伏期。支原体感染后一般具有2~3周的潜伏期,之后才会开始出现各种症状;
2、高热。支原体感染后发病初期患者可有头痛、乏力等全身不舒服的症状,发病后2~3天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到达39摄氏度,有些难治性的支原体肺炎可以呈现持续性的高热;
3.在冬季多见,以儿童与青年人居多,可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引发小流行。
怀疑自己
感染了支原体,怎么办?
首先,就目前的医学技术而言,诊断支原体性肺炎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且这个疾病的预后较好,因此建议怀疑自己咳嗽是支原体医院就诊,做好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对自身的脏器功能造成影响。
其次,由于支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直接接触传播,怀疑自己受支原体感染或者已确定受感染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戴口罩,避免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保持身边环境空气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切勿对准他人,尽量防止支原体的传播。
如何预防
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的措施同样适用。
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冬季传染病高发时,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可以在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后给他人设置一道保护屏障。
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养成文明呼吸道礼仪,打喷嚏、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衣袖掩住口鼻。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而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室内要加强空气流通,每日保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医院融媒体中心
供稿:王德华
编辑:康秀娟
审核:张龙敏
监制:于树旺
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更多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控资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