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医院门诊及病房爆满,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更多,相继出现咳嗽、发热的呼吸道症状。持续涌入的家长和儿童穿梭于门诊、注射室及住院部,一边是家长的心急火燎,一边是医生的耐心查因。与此同时肺炎支原体陆续登上了各大版面,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肺炎支原体。
01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现象也不断出现,并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通过下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因而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耐药,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包括: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在这些方法中,存在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无法覆盖耐药基因等缺陷,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
02圣庭TNPseq
宏基因组+靶向
可快速筛查病原体及耐药基因
1)检测内容更全更广
2)敏感性高
通过向放大目标病原信号,实现病原体高敏检出,可显著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
3)覆盖耐药基因
涵盖临床常见余种耐药基因检测,并对10余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SNP位点进行检测,指导靶向使用抗生素。
4)报告周期快
样本到达实验室20h就可以出具报告,保证样本检测的时效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
圣庭思可愈TNPseq宏基因组+靶向检测可以大幅提升对病原的检测能力,为中国的感染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圣庭也一直致力于对感染的研究,持续提升病原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助力全国感染的快速筛查以及耐药基因的准确鉴定!
小贴士:
肺炎支原体(MP),是迄今发现的能在体外固体培养基(如SP4培养基)上生长、不依靠活体细胞而生存的最小微生物。MP无细胞壁,形态多样,常为纺锤体状,长1~2μm、宽0.1~0.2μm,体积不及细菌平均体积的5%,可以通过0.45μm孔径的细菌滤器。
MP感染全年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南方则以夏秋季为多,每3~7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在社区、家庭内或聚集人群中可以有流行感染,暴发则往往多在学校、幼托机构、夏令营等较封闭的群体中。MP感染无显著性别差异。
MP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的人群。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3~15岁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8%~40%由MP感染引起,但反复感染者少见。
MP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以从无症状到鼻咽炎、鼻窦炎、中耳炎、咽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