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博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致病菌。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成就,人们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肺结核漏诊、错诊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临床工作中,影像学检查时经常会遇到与肺结核影像相鉴别的时候,但当医生们拿到病理学反馈时,总会有那大跌眼镜「老司机翻车」的场景。
肺结核影像到底如何分析?如何诊断?如何鉴别?下面小编就用6个病例带你走进肺结核影像表现。
原图及病例介绍来源于《初始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HRCT影像研究》
病例1:男,26岁,右肺下叶病变内见腺泡样结节、「树芽征」、亚段性实变,左肺上叶舌段见小叶性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
病例2:男,25岁,左上叶病变内见腺泡结节,小叶性实变,并见「反晕征」,晕环外壁及其内见结节影,外壁部分病变融合。
「印戒征」可提示病灶有支气管扩张。「反晕征」指中心磨玻璃密度影绕以环形高密度影,最初用来描述隐源机化性肺炎,有学者认为「环」的构成可能与COP为远端气道管腔内组织纤维化,而结核环形壁多为肉芽肿结节有关。
病例3:男,33岁,右肺病变内见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呈不光滑的细网状影。
病例4:男,26岁,右肺病变内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以支气管壁增厚为主,管腔狭窄不明显,边缘光滑。
病例5:女,23岁,右肺上叶病变内见腺泡结节、「树芽征」及段性实变影,实变内见支气管扩张,壁不光滑呈静脉曲张样,局部与空洞相通,后段另见厚壁空洞。
病例6:男,25岁,双肺见小叶性实变、段性实变及叶性实变,病变内见扩张支气管影,右肺部分扩张支气管呈梭形,右上肺病变内见无壁空洞。
今天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小编特别整理了众多优秀站友在丁香园论坛中分享关于「结核」的优秀病例和重点指南,以飨读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欢迎分享更多你对结核病防治的诊疗经验
题图来源:丁香园
参考来源:丁香园优秀站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